首頁 | > 企業(yè)文化 > 企業(yè)文苑 |
花園里的約定
七月的太陽像個火球,高懸天幕。在“中國鐵建·山語城山棲”項目,業(yè)主張女士拎著行李箱站在門口,對著物業(yè)工作人員老周反復叮囑:“我那小花園里的花花草草,就拜托你了!”
七月的重慶,流金鑠石、酷暑難耐,張女士決定帶著一家老小去北方避暑,動身前的幾天,站在自己親手打理的小花園里,她實在有些于心不忍,高溫天氣下,花園沒人澆水養(yǎng)護,這些花兒草兒必死無疑。
為了給自己心愛的花園尋一條“活路”,張女士硬著頭皮聯(lián)系上熟識的物業(yè)工作人員老周,說清了自己的訴求。她有些忐忑,畢竟,這不屬于老周工作職責范圍內(nèi)的事情,天天來給花園澆水,既耽擱時間,又耗費心力。“沒問題,包在我身上!”哪知話還沒說完,老周已經(jīng)豪爽地應下了。張女士有些懵,困擾自己多日的難題,就這么解決啦?
張女士一家去避暑享受輕松假日,接下任務的老周,打理起100來平方米的花園,可不“輕松”。
持續(xù)一周的高溫,將泥土都曬得裂了縫。為了讓張女士花園里的綠植保持良好狀態(tài),老周避開高溫時段,每天早上六點就拎著水桶去澆水,高溫天氣下,戶外水龍頭里流出的水都是溫熱的,他細心地把水接到桶里放到室內(nèi),等涼快些了再澆,生怕燙著花根。有天傍晚,遇上雷陣雨,已經(jīng)下班的老周顧不上回家收衣服,先跑到張女士家,把被風吹倒的花架扶起來,將怕澇的多肉挪到屋檐下。不僅如此,干工程維修的老周還“跨界”為花園做足“后勤保障”,他仔細觀察植物生長狀況,遇上異常和自己不了解的情況,就向環(huán)境保潔部同事虛心請教,咨詢養(yǎng)護方法,而老周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不少綠植養(yǎng)護常識。
半個月后,當避暑歸來的張女士推開花園門時,美好的場景讓她愣了神:門前的喇叭花開了,鴨腳木綠油油地連成片,墻角的太陽花色彩濃烈得化不開。雖然避暑期間老周時時向她匯報花園情況,但當這一切真真切切映入眼簾,她還是忍不住心里的激動,向老周連連送上自己的贊賞和感謝,老周有些不好意思,擺擺手說:“這都是我們該做的,感謝對我們工作的認可。”
此刻,太陽花迎風微擺,見證著這美好動人的時刻。如果我們的點滴行動,能給與業(yè)主舒心快樂,那么,我們的付出便是值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