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| > 企業(yè)文化 > 企業(yè)文苑 |
顛倒
“桑植2個半小時到重慶!”盯著手機上的高鐵行程單,工程部的小李還是有些恍惚。小李是云南人,幾個月前,回趟家還是件“大事”,綠皮車搭配著高鐵,搖搖晃晃一天一夜,骨頭都像要散架。如今,山川距離未改,時間卻被大大壓縮了,高鐵帶來的這份“乾坤倒轉”感,“顛倒”了山川阻隔。而在項目筑路一線,這里的“顛倒”,不是壓縮千里的距離,而是對時間的精打細算、作息的靈活調整以及理念的轉向更新。
作息的“調轉”:日頭上走,月光下干
三伏天,白晝最高溫近40℃,熱浪灼人。項目部果斷調整了“生物鐘”,把那些綁扎鋼筋面層的活計,盡量挪到下午5點以后,甚至晚上干。工地“靜下來”,大型機械暫停作業(yè),等到夜幕降臨,工地又“蘇醒過來”,晚上十點,橋梁施工現場依然燈火通明,混凝土攪拌車轟鳴聲中,鋼筋綁扎等作業(yè)有序進行。安全員蒲東興巡查時說:“避開高溫,人舒服,安全系數更高,進度一點沒落下。”這場與自然的“時間對調”,讓施工更安全、更高效。
“晝夜顛倒”的作業(yè)模式下,現場的工會驛站,成了工友們顛倒時段里的“歇腳點”和“能量站”。大家利用清晨和午間最熱時段前的空檔上工,等到日頭最毒辣的午后就輪流來驛站歇息。驛站里熱了能乘涼,渴了有涼白開和綠豆湯,藿香正氣水、清涼油更是敞開了供應,還能量血壓體溫?!斑@大熱天的,要不是有驛站這個涼快地兒能喝口水,瞇一會兒,根本頂不住?!闭隗A站休整的陳工說道。而更深層次的“顛倒”,發(fā)生在大家的頭腦里,這是一場無聲的“觀念轉向”。
觀念的“轉向”:安全,成了能“換東西”的本錢
現在說到驛站最受歡迎的區(qū)域,當屬“安全積分超市”。過去強調安全,主要靠檢查、靠罰款、靠念叨,工人們總覺得是被管著?,F在只要干活守規(guī)矩、戴好安全帽、按章操作、及時發(fā)現隱患報告,工友們就能賺取實實在在的“安全積分”。這些“安全獎金”,能在積分超市里直接兌換生活必需品。大家瞅著貨架上的毛巾、牙膏、洗發(fā)水,安全這根弦自然繃得更緊了。
“以前一瞅見安全員過來,心里就緊張,怕被揪住?,F在看見他來了,恨不得趕緊按章操作,讓他給我加點分!守規(guī)矩干活能得積分換東西,這好事兒誰不愿意?”工友小王剛用攢了半個月的積分換了一瓶洗衣液,臉上樂開了花。
距離的“減半”:為桑植快速發(fā)展貢獻新力量
隨著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正式開通運行,桑植,這座鐫刻著紅色記憶、蘊藏著生態(tài)寶藏的湘西明珠,正以開放的姿態(tài),熱情歡迎各地游客到來。項目建成后,桑植將有一條從高鐵站直達縣城的“民生高速通道”,走出桑植站,就能坐上公交,沿著平坦大道,一路暢通直達縣城。對于桑植的旅游業(yè)來說,這條高速通道也如同一條金色紐帶,能快速將游客從高鐵站輸送到賀龍紀念館、紅二方面軍出發(fā)地紀念館等景點。未來,它還將與周邊的高速路網相連……。
“顛倒”不是簡單的反向操作,而是建設者們在實踐中摸索出的最優(yōu)解。適應天時的作業(yè)時序靈活倒置,酷暑里提供蔭涼的工會驛站,靠安全操作就能換到日用品的積分超市,都是“顛倒”智慧的溫情注腳,正是這些腳踏實地的創(chuàng)新和關懷,保障著工程的穩(wěn)步推進。
桑植公路項目(湯雨婷?攝)